AB法的工藝流程及特征
1、AB法的工藝流程
2、AB法的主要特點:
從工藝流程來看,AB法的主要特點為:① 在AB法中不設初沉池,由吸附池和中間沉淀池組成的A段為一級處理系統;② B段則由普通的曝氣池和二沉池組成;③ 因此在AB法中的A、B兩段各自擁有獨立的污泥回流系統,從微生物的角度來看,AB兩段是完全分開的,各自擁有各自獨特的微生物群體,有利于分別高效發揮各自的功能,且有利于整個系統的功能穩定。
3、AB法中A段的特征
由于在AB法中未設初沉池,這樣就可以使原廢水中的微生物全部進入吸附池,使A段成為一個開放性的生物反應器;這在AB法開創之初,研究者認為,城市廢水是通過長距離的廢水收集管道系統經長時間后才匯集到污水處理廠的,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一定會有適應很強的細菌在廢水收集系統中成長起來,這些細菌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因此,A段的負荷可以很高,有利于增殖速度快、適應能力強的微生物生長;A段對廢水中的BOD對去除率約為40~70%,并可使出水的可生化性有所提高,有利于廢水在B段中的繼續降解;由于負荷較高,所以在A段中的剩余污泥的產率較高,污泥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在A段中,微生物對廢水中有機物的去除,主要是依靠污泥絮體的吸附作用,其中生物降解作用只占1/3左右。
4、AB法中B段的特征
AB法中的B段實際上就是一個普通的活性污泥系統,但其來水為經過A段處理后出水,因此其水質和水量均較穩定,有利于活性污泥功能的充分發揮;一般來說,其所承擔的負荷約為全流程總負荷的30~60%;根據工藝設計的不同,在B段中的污泥齡一般較長,因此有利于硝化反應。
二、AB法的主要設計參數
當處理城市廢水時,AB法的主要工藝參數如下:
A段: ① 污泥負荷率:2.0~6.0kgBOD/kgMLSS.d;② 水力停留時間(HRT):30min;③ 污泥齡(qc):0.3~0.5d;④ 溶解氧(DO):0.2~0.7mg/l。
B段: ① 污泥負荷率:0.15~0.3kgBOD/kgMLSS.d;② 水力停留時間(HRT):2.0~3.0h;③ 污泥齡(qc):15~20d;④ 溶解氧(DO):1.0~2.0mg/l。
以上是我們為您介紹的關于的知識,我們公司專注于pac和水處理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如果您有關于水處理方面的問題,歡迎您聯系我們!以上信息整理來源網絡,如有問題,歡迎聯系我們!